我希望能用简短的文字说清一个概念,这个概念叫“全球视角”,它是解决一切人类文明发展难题的方向。
1. 全球视角,全球行动
“全球视角,地方行动”Think global, act local 这句口号风行一时,我20来岁的时候觉得这话正确无比,神气得很,现在想想,那会儿我的脑子虽然被伯克利染绿了,书却没看透,所以才被忽悠。
全球视角当然需要全球行动。
Yoga | Travel | Design
我希望能用简短的文字说清一个概念,这个概念叫“全球视角”,它是解决一切人类文明发展难题的方向。
“全球视角,地方行动”Think global, act local 这句口号风行一时,我20来岁的时候觉得这话正确无比,神气得很,现在想想,那会儿我的脑子虽然被伯克利染绿了,书却没看透,所以才被忽悠。
全球视角当然需要全球行动。
和父母那一代相比,今天的社会实在宽容,其中的一个迹象就是: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独立人格。这篇文章里讨论的“佛系”,跟所谓的“有志青年”不沾边,却是颇有意思、值得期待的一个社会群体。
上周的生态景观课上,教授分享了一部温哥华拍摄的短片“与魔鬼为邻”,来自Vimeo。
片长不过10分钟,从本地鸟类学家的视角,记录过去十年在温西地区,猎鹰与鹭鸟微妙的依存关系。
“灵魂唤醒”是什么?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练习?
灵魂唤醒,指的是引导你超越以往经验、超越你当前的状态,帮你在“感觉”和“目标”之间建立连系,获得情感上长久的自由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灵魂唤醒 | 我推荐这10本书”
这是一篇《冥想的奇迹》读书笔记,我把它当做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一本工具书,关注三个常见问题:与人建立良好关系,改善工作状态以及克服干扰。
好多冥想修行者最初接触冥想,是为了面对焦虑,还有一些人身体遭受伤痛、绝症困扰,而开始冥想。 Continue reading “逆境冥想,给自己的内心做一次大扫除”
集体决策是智慧,还是…愚蠢?
经验告诉我们,一群人作决定并不总是明智的,集体决策甚至可能错得离谱。那么,怎样组织团队才能更有智慧呢?
在最近的TED演讲中,Mariano Sigman博士分享了他对团队决策质量的研究成果。 Continue reading “聪明人聚在一起反而表现平庸,是为什么?”
诚实、真诚、尊重、不恋物… 为什么我们感觉这些品质离自己远去了?
两年前我第一次读《巴坦加里的瑜伽经》,这本书对我的震撼不亚于《圣经》。书中有这样几句话:
约束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。
若能约束心灵的变化,你便能回归原先真纯的本性。
国内城市规划的同行好友最近问我帮忙,翻译向杂志投稿的摘要。看了他发来的200来字,我坦言相告:你看了太多公文,真得读些好文字进补一下啦!
体制内有种写作叫「领导发言整理稿」,速记稍作编辑便成一篇专业文章发表。这类文字语句通顺,结构清晰,正义凛然,自带领导口气。
过去三年,我在建筑景观学院作助教。教过上百个学生,遇到各种挑战。
身为教师,要训练对人性的直觉,识别不同的人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,保持心灵平静是很有帮助的。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四颗心:友善、怜悯、喜悦以及不理会。这四颗心就像四把钥匙,能够解开不同的锁。 Continue reading “大学教书三年,分享我的一点为师之道”
瑜伽是什么?这个话题很大。
瑜伽既是一门科学,又是一门艺术。
喜欢谁家的文字,见仁见智。
对我来说,判断一个写作者好与不好,有三个标准:具备有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,拥有可辨识的表述风格,饱含善意真诚的分享精神。
旅行途中,我一连看了20期《爱情保卫战》。节目中好几对男女都在约会时因为隐瞒自身条件面临情感危机。看完之后,我心里有个疑问:为什么有些隐瞒能获得谅解,面对信息错位,被欺骗的一方最终凭什么决定原谅还是不原谅? Continue reading “给人贴标签不对,我该怎么做?”
关于政治、上帝和爱,人们总爱讲些无聊的谎话。真正了解一个人,只需要问一个问题:你最喜欢哪本书?
愿你能体会,我说的天堂…… Continue reading “15个和书有关的动人时刻”
有很多畅销书教人如何说话,《好好说话》、如何《像TED一样演讲》之所以流行,那是因为大家认识到:说服他人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社交技能。
会说的前提是懂得倾听:应该听什么,自己何时闭嘴。 Continue reading “懂得倾听才能成为说话高手”
瑜伽的核心原则是“不加害”。修行者通过克制自己在思想、言语和行为上的攻击性和暴力,形成一种平和的气氛,使他人感到轻松、幸福和坚定。这一原则支配我们走向瑜伽修行的其他道德呈现:诚实、真诚、尊重和不恋物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瑜伽的原则是不加害 do no harm”
有生之年,我们将经历与人类工作方式的几个重大转变:
1. 学习成为工作的主要内容。
2. 普通人 工作日趋娱乐化,少数精英 不再按时计酬。
3. 人们选择工作取决于它的意义。
知书达理,这是读书人给人们印象。其实一个人无论学问大小,只要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,对人对己都自在。很多读书指南类都花大量篇幅讲述主动阅读的方法。我个人十分推荐莫提默·艾德的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。
男友最近开发一款角色扮演游戏,偶尔会跟我聊聊剧情。他做的这款游戏以美国“小镇恶棍”(The town bully) Ken McElroy 被枪杀的真实故事为蓝本,游戏设定的男主角就是射杀 Ken 后仍未归案的枪手。 Continue reading “从玩网络游戏到生活日常,非暴力哲学的启示”
来温哥华参观的朋友让我谈谈温哥华的规划经验。 Continue reading “温哥华 | 一座“没有规划”的城市””